新日铁M型焦炉简介
时间:2019-11-21 来源:http://www.aitmy.com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从日本引进的新日铁M型焦炉是日铁式改良型大容积焦炉。炭化室高6m,长15.7m,平均宽450mm,锥度60mm,有效容积37.6m3。该焦炉为双联火道,蓄热室沿长向分格,为了改善高向加热均匀性,采用了三段加热,为调节准确方便,焦炉煤气和贫煤气(混合煤气)均为下喷式。在正常情况下空气用管道强制通风,再经空气下喷管进入分格蓄热室,强制通风有故障时,则由交换开闭器吸入(自然通风)。
蓄热室位于炭化室下方,每个蓄热室沿长向分成16个格,两端各一个小格,中间14个大格,煤气格与空气格相间排列。每个蓄热室下部平行设两个小烟道,一个与煤气蓄热室相连,另一个与空气蓄热室相连:小烟道在机侧、焦侧相通,无中心隔墙,小烟道顶部无箅子砖,当用自然通风供入空气时,无法调节沿机侧、焦侧长向的空气分配。沿炉组长向蓄热室的气流方向,相间异向排列:沿燃烧室长向的火道隔墙中有2个孔道与斜道相连,一个为煤气流,一个为空气流,每个孔道在距炭化室底1236~1361mm及2521~2646mm处各有一个开孔,与上升火道或下降火道相通.实行分段加热 从而减少焦炉热修。
炉顶每个炭化室设有5个装煤孔和1个上升管孔,装煤孔和上升管孔的各层砖(包括炭化室顶砖)均镶嵌在一起,结构严密。炉顶区的上升管孔和装煤孔砖四周均用肩钢箍住。在装煤孔两侧和炉头设有烘炉灌浆孔。炉顶从焦炉中心线至两侧炉头,留有50mm的排水坡度。炭化室盖顶砖以上除装煤孔、上升管孔和炉头处用黏土砖之外,其余部分均使用硅砖。盖顶砖上面用黏土砖和隔热砖砌筑,炉顶表面层用低气孔率的黏土砖砌筑。
新日铁M型焦炉加热时的气体流动途径如图4-21所示(第一种换向状态)。用贫煤气加热时,贫煤气经下喷管进入单数蓄热室的煤气小格,空气经空气下喷管进入单数蓄热室的空气小格,预热后进人与该蓄热室相连接的燃烧室的单数火道(从焦侧向机侧排列)燃烧 从而减少焦炉热修。
燃烧后的废气经跨越孔从与单数火道相连的双数立火道下降,经双数蓄热室各小格进入双数交换开闭器,再经分烟道、总烟道,最后从烟囱排人大气。换向后,贫煤气和空气分别经双数排的贫煤气下喷管和空气下喷管进入双数蓄热室的煤气小格和空气小格,预热后进入与该蓄热室相联结的燃烧室的双数火道,燃烧后,废气经跨越孔从与双数火道相连的单数立火道下降,经单数蓄热室各小格,进入单数交换开闭器,再经分烟道、总烟道和烟囱排出 从而减少焦炉热修。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对于第一种换向状态,焦炉煤气由焦炉煤气下喷管经垂直砖煤气道进入各燃烧室的单数火道,空气经单数交换开闭器上的风门进入单数蓄热室的各小格,预热后进入与该蓄热室相连接的燃烧室的单数立火道,与煤气相遇燃烧,燃烧产生的废气流动途径与用贫煤气加热时相同。换向后,焦炉煤气则进入各燃烧室的双数火道,空气则经双数蓄热室预热后进人上述立火道,燃烧后的废气流动途径与用贫煤气加热时相同。
该炉型加热均匀,调节准确、方便;但砖型复杂,多达1209余种;蓄热室分格,隔墙较薄,容易发生短路,且从外部很难检查内部情况;贫煤气和空气的下喷管穿过小烟道,容易被废气烧损、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