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技术设备按工作基本原理不同可分为:备煤设备,炼焦设备,化产设备,辅助教学设备,工业发展分析企业设备等。按运动变化情况则可分为:动设备和静设备。动设备是指构件可以产生影响运动或相对主义运动的机电系统设备,如;泵、皮带运输机、四大车。设备是指构件不产生一种运动或相对独立运动的设备,如;焦炉、热交换器。
为了使焦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运行时焦化设备的强劲需求,以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为了实现持续改进,提高了目标设备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性能,保证了焦化操作地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焦化装置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到很多好处:有助于确保焦化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获得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保证生产从而减少焦炉热修。
焦化设备的日常维护社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
1、选择和购买所需设备。 主要从技术,经济和生产可行性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2、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
3、合理使用设备。通过正确合理的使用设备,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事故的发生。
4、及时进行检修与精心维护设备。正确运用教学设备管理运行的基本发展规律,合理的制定相关检查、维护、修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企业设备的顺利运行。
5、把握时机,适时改造和新设备。通过设备适时改造和新技术取得进展。
6、其他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设备的分类进行编号,报废。
焦化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执行<设备管理条例和细则>,积极推进设备管理现代化,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经济和组织措施对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分配,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及时改造和添置,使焦化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也要不断提高和提高企业的技术设备质量,在保证生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从而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进而达到焦化设备经济生命周期成本,设备综合效率高,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从而减少焦炉热修。
炼焦设备是冶炼厂连续生产不可缺少的操作设备。 目前炼焦设备的铸造正趋向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焦炉保护板的安装规程:
1、炉框与保护板应在单体检查尺寸时,做好原始记录,按公差大小进行配合编号。
2、保护板内侧的凹入处焊上小铁丝,抹以耐火灰浆,其成分:20%的425#硅酸盐水泥,80%的碎硅藻土砖,灰浆面应低于立筋面5mm,温度不低于5℃时应保持24小时以上的养生时间。
3、保护板在安装前应进行予安装,以检查保护板,炉框的公差配合,各连接尺寸是否正确,并试验和鉴定所使用硅酸铝编绳的规格。
4、每个燃烧室由机焦两侧同时进行炉柱,保护板及相应炉框的安装,用临时安装工具拉紧,不准用炉柱顶丝等加压或直接用炉柱拉条拉紧加压。
5、两相邻保护板正面要保持齐平(与炉框接合的平面),公差2mm。
6、两保护板间放磨板处的平面要齐平,公差2mm。
7、保护板下缘与炉体砖台面的缝隙允许在5~7mm范围之内。
8、保护板下面边缘与底砖面间应垫以石棉垫。
9、炉肩与保护板间隙为3~10mm,如有个别砖凹下处可允许间隙在13mm之内。炉头砖的凹陷处,在调整保护板时,如需要还可垫以石棉带,石棉带要置于硅酸铝编绳里侧,各处硅酸铝编绳要压紧,绝不允许保护板贴砖。
10、保护板中心要与燃烧室基准中心线(不是燃烧室实砌中心线)的公差士3mm,保护板严禁突出炭化室墙。尤其要注意焦侧,以免妨碍推焦从而减少焦炉热修。
11、保护板背面所压硅酸铝编绳的接头禁止在两相邻保护板的对接处。
12、安装好后在保护板与炉头上部间隙处塞以废纸,以免泥土杂物掉入影响浇灌质量。当烘炉温达700~750℃时,浇灌保护板(或炉框)与炉头之间的缝隙。
13、硅酸铝编绳的热灼减量不应超过32%。